在刚刚过去的“山大杯”辩论赛中,物理学院辩论队以黑马的姿态傲视群雄,终夺亚军。这支组建不到五年的年轻队伍,是如何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他们在光辉背后又付出了怎样的艰辛?

带着许多的疑问,记者来到辩论队庆功的地方准备对辩论队进行深度采访。在采访之前,辩论队成员早就在这里,集体庆祝取得的成绩。与以往总是“一轮游”不同,这一次突破性的挺进决赛,获得亚军对整个辩论队都是极大的鼓励。所有队员都发自内心地感到开心,房间里洋溢着欢声笑语。
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

八强赛
采访开始,辩论队前队长大三的薛莹首先介绍了辩论队当前的发展情况。物理学院辩论队成立只有五年,与其他学院的辩论队相比只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起初创建时只有五人左右,虽然现在人数有所增长,但是与其他学院相比仍旧相形见绌,再加上以前从没有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以至于平时学院同学们对辩论队也不太关注,发展自然也就相对缓慢一些。谈到这里,几个高年级同学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了些许失落。
“但是,我们还是靠努力证明了自己,打出了成绩,让大家都看到了我们。”薛莹自信地说。
首先辩论队在战略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继承之前发挥稳定且占一定优势的上半场辩论方式的同时,在下半场的秩序上也进行了整改,使得辩手能够及时划分战场,处理危机,同时时间利用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下半场的节奏的带动是今年物理学院辩论队做到的一个巨大突破之一。
当然这次“山大杯”进步,不仅仅是战略调整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背后的艰辛。
谈到平时准备辩论赛的过程,薛莹坦言:“真的很累,尤其是有比赛的时候。”在本次山大杯的准备阶段,每个周末,辩论队成员都要从下午两点,一直讨论到晚上十点,大一的同学在洪楼校区,还要在两个校区之间往返。到了比赛的后半程,更是几乎天天晚上高强度的训练。
“每次拿到一个辩题,都要在知网、谷歌学术等网站上查阅大量文献。讨论时先写好整个论证过程,打出初稿,然后再不断细化深化。在深化过程中,还要进行两次模拟辩论,边辩论边修改发言稿,目的就是从对方的视角来看我们的问题,尽量多地设想对方会怎样质疑我们,确保在打比赛时能更加从容地应对对方刁钻的问题。每次训练至少都要四五个小时,平均每个辩题的准备时间都在二十个小时左右,我们丝毫不敢疏忽懈怠,因为对方跟我们一样努力,甚至比我们还要拼。”大四的邢若飞学长如是说。
“因为我们过去基本就是‘一轮游’,所以很多队伍都对我们不屑一顾,我们进了十六强,有人说我们靠运气,进了八强还有人说我们靠运气,甚至进了四强依旧有人说我们靠运气,但现在我们进了决赛,我们拿了亚军,我们不靠运气,我们靠的是坚持和努力。”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决赛场上光鲜亮丽的背后是整日整夜、不眠不休的讨论和斟酌。让我们为辩论队的坚持点赞。
彼此信任相亲相爱

四强赛
好几位成员都不约而同地谈到,其实他们有不少意见不统一的的时候,甚至有时候吵得不可开交,但是每次都是越吵越亲密,成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每次总会有一方做出妥协,或者说双方会从争议中凝练升华出更合适的想法。“有分歧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从这些分歧争议中得到了什么,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研一的袁睿同学说道。而且他提到,思维的多样恰恰就是辩论的魅力所在,不要看每次辩论上场的只有四个人,但其实他们身上肩负的是整支辩论队的思维。
自由辩论的时候,也经常遇到两个人都想表达自己看法的情况,但是每次都会有一个人选择相信队友,把机会留给队友,不是觉得自己说的不好,而是由衷的信任。这才是一个团队内真正的团结。
提及这次取得的成绩,整个辩论队的态度都是积极的。新成员踌躇满志,纷纷表示希望将来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其实遗憾还是有的,毕竟不是冠军,但是对方已经有三年决赛经验了,我们这才第一次,我相信以后我们经验更丰富了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大一的何时旻同学自信地说。
辩论队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辩论而辩论,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这个平台增进高低年级同学的交流,向低年级同学传授学习和生活经验。在遇到困难时,成员之间还可以互相倾诉、互相帮助。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随时都可以看出辩论队员们之间的感情非常好,也正是这样的感情,让他们紧紧凝聚在一起,走向光明和胜利。让我们为辩论队的团结点赞。
传承延续辉煌

决赛
高年级的几位成员,即将离开自己一手组建的辩论队,都充满了不舍。他们说,“在过去的几年里,每次别人得知对手是物理学院时,都会以一种抽到“上上签”的态度去看待他们,而我们想要做的,就是想打进八强,不让别的学院看不起我们,今年我们做到了,而且超出了预期,做得很好。”
有时候,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别人只会看到你的坚持,而看不到你的传承。真正的传承不是技巧性的东西,也不仅是长久磨砺不懈怠的精神,辉煌的历程、荣誉同样至关重要。“其实,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战绩都是空白,我们没有东西可以传承,没什么值得骄傲提及的东西,我们今年取得了成绩,等到新成员加入的时候,我们就会说,‘我们是拿过亚军的,只要你们努力我们可以带你们进决赛’。现在,我们有人‘传’了,现在的问题就是新成员能‘承’吗?这就得看他们了。”
传承不是一味的循规蹈矩,而是在继承中不断进步。不仅要传承辩论队优秀的作战方式,不辞辛劳的精神,更要不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步。何时旻同学说,“现在辩论队还缺乏赛后总结的步骤,也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解决。我们希望未来辩论队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不断地创造新的辉煌。”
采访结束。房间里又回响起了辩论队员轻松的说笑声。这是新成员的第一次大型比赛,也或许是老成员的最后一次。都说相逢是首歌,一曲温馨的告别也可以这样美好。

辩论的精神不朽,辉煌的荣耀已获,新旧的传承正在交接,曾经新鲜的血液即将成为最中坚的力量。让光荣退却的老成员且看辩论队的发展,让物理学院的我们一直以辩论队为荣。
曾经经历过漫长的雨季,终于迎来了阳光明媚的今天。辩论队,放心大胆地前行。
(文/赵天伦、宋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