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掠赛道,热血燃青春。4月25日至26日,山东大学2025年田径运动会上,物理学院学子以4金2银1铜的亮眼战绩,勇夺奖牌榜第四名、男子团体第五名、学生组团体第五名及体育道德风尚奖,用汗水诠释“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为学院体育育人成果写下生动注脚。物院学子不仅展示了出色的体育才能,更彰显了团结协作、努力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在运动场上,场边啦啦队高喊“物院必胜”,声浪点燃全场。物院健儿在多个项...
鼠标轻点破除数字壁垒,镜头定格传递岁月温情。2025年4月,山东大学晚晴科技社以“科技赋能夕阳红”为主题,在山东大学第五社区开展系列智慧助老活动。通过“技术破冰+情感赋能”双轨服务模式,累计为80余位银龄居民提供智能设备问诊300余次,在数字时代为银发老人筑起一座温暖的“青春驿站”。精准施策破难题,从工具使用到风险防范。“您看,点击这个就能放大字体。”志愿者们一对一、手把手地指导老人调整手机设置。针对老年...
4月24日、25日,由物理学院主办的“第二届物理文化节”重磅活动——“中科院高能所前沿报告会”在中心校区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特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七位专家学者,围绕高能物理中微子实验研究、前沿技术、重大科学装置、宇宙探索及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深度分享,吸引了院内师生近200人参与。4月24日,应物理学院吴群教授邀请,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曹俊在理综楼313教室作题为《地下七百米仰望星空》的学术报...
为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创新体育育人模式,物理学院于4月25日成功举办“活力凝聚,体育同行”体育大课堂活动。本次活动涵盖篮球、足球、羽毛球等7个专项模块,通过“线下集训+云端参与”双轨模式,单场次最高吸引200人参与,为短期集中式体育教育提供了创新样本。多元项目激发参与热潮。活动以“半小时入门排球裁判”特色课程拉开帷幕。排球模块通过腾讯会议直播,在规则讲解、赛事录像解析中实现知识科普与文化浸润双效合一。羽...
当阿秒激光照亮电子微观世界,当棉花糖在热力学实验中膨胀成云,一场科学与人文交织的盛宴在山东大学绽放。4月17日至18日,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探物穷理,格物致知”第二届物理文化节暨小树林读书会在中心校区举行。六大板块联动、千余名师生参与,让深奥的物理定律“跳”出课本,化作触手可及的奇妙体验。17日下午,物理文化节开幕仪式在中心校区知新楼C座一楼大厅隆重举行。山大附中党委书记博艺娜、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任...
近日,物理学院“职业技能工作坊”之“简历工作坊”顺利举办,四十余位2025届、2026届本硕博同学参与此次活动,5节线上课程、3期线下讲座、三大岗位类型简历一对一指导,为学院同学求职就业“加油充电”。为持续促进学院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物理学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全员参与,树牢“一盘棋”理念、形成“一股绳”合力,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构建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就业工作保障体系、培养体系及渠道体系,为学生成长成才...
为深入践行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师生共育作用,4月3日,物理学院“一路心语”心理辅导站举办了以《疗愈花园与中国插花》为主题的文化体验活动,15名物院师生齐聚一堂,在花香与诗意的交织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以文化滋养心灵、涵育品格。以花为媒,解码文化疗愈力量。活动特邀专业花艺师倪贵美围绕“疗愈花园与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展开专题讲座。通过解读中国插花“...
为进一步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青年学生审美素养、坚定青年学生文化自信,践行“学在山大,快乐成长”理念,3月8日至9日,“纸间春生”当代折纸艺术展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中银慧谷·青年会客厅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校团委、物理学院团委指导,山东大学学生纸艺社团主办,展览展出了社团成员的百余件折纸作品,并特邀清华大学学生纸艺社团成员、济南市文化馆2024“不‘纸’于此”折纸艺术主题展策展人陆璐、宋佩琦等嘉宾...
为进一步帮助学院2025届考研学子明确备考方向、提升应试能力,促进2025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3月7日-9日,物理学院举办“一路心语”特别版——“研途有你”25考研复试系列经验分享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12位学院2022届至2024届考研上岸的同学,分中科院物理、南开物理、国科大物理、浙大物理等6个场次分别进行了复试经验和备考心得的针对性分享。分享活动中,12位学长学姐们结合自身考研上岸的经历,从复试流程、专业课复习、...
在数字化浪潮加速推进的当下,老年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为弘扬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助力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 2025年2月22日与3月1日,晚晴科技社在物理学院的指导下走进山大第五宿舍社区,开展意义非凡的“智慧助老”志愿服务活动,为老年群体送去科技关怀与温暖。 活动当日,尽管寒风凛冽,但五宿舍小公园内却温情满满。志愿者们早早搭建起“流动课堂”,为老年居民提供智能手机使用、家电维修、数码产品售后等...
为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备考技巧,养成从容笃定的考试心态,物理学院于12月20日在知新楼C座量子报告厅举办“打造考试元技能走进心灵”主题讲座。讲座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辛莹主讲,全体2024级本科生到场聆听。辛莹以“打造考试元技能”为主题,从项目管理、目标管理和理科专题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如何打造受益终身的考试元技能。讲座伊始,她抛出一个问题“将军还是士兵”,引导学生思考定位自己在考试中扮演的角色。她指出,...
近日,物理学院围绕“学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的主题,开展了“宪法宣传周”学习宣传教育系列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广大师生对宪法的理解和认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青春力量。活动期间,物理学院全体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主题班会、案例分析讨论、宪法知识竞赛和宣誓仪式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了宪法的地位、内容和精神。在主题班会上,组织委员通过PPT详细介绍了宪法的历史沿革和基本内容...
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充分发挥优秀学子的示范引领和带头作用,营造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物理学院“物爱援理”学业辅导站于11月22日成功召开本学期首次会议。本次会议由学院2022级本科生辅导员王彬主持,来自各年级的朋辈导师悉数到场,共同为新学期的学业辅导工作进行规划和部署。王彬向成功入选的同学表示祝贺,并对他们愿意承担朋辈辅导工作表示衷心感谢与殷切期望。他强调,朋辈导师不仅是学业上的指路人,更...
为进一步推动构筑“学在山大、快乐成长”特色育人体系,激发物院学生学生创新志趣、引领物院学子走进科研应用一线,11月7日,物理学院组织“SDU TALK”学生创新大讲堂企业行活动,带领三十余名学院师生走进神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研讨交流。学院党委副书记辛莹、团委书记曹晓习带队。活动伊始,神思电子企管人力部相关负责人向学院师生介绍了公司的创业历程、产品与解决方案、荣誉资质和企业文化等,重点分享了...
11月8日,物理学院成功举办主题为“辅导员与班主任融合育人”的辅导员工作沙龙,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辅导员与班主任的紧密合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辛莹、各年级辅导员及班主任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学生学业帮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会上,辛莹通报了学校本科生学情分析报告的有关内容向大家介绍了当前学院本科生的学业状况、心理状态等多个方面,揭示了学生在学业上遇到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辛莹强调,面对复...
11月1日下午,物理学院在中心校区知新楼C座举办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物理学前沿讲座暨“严济慈奖学金”颁奖仪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刚、赵继民及研究生部毛义元,物理学院副院长郝晓涛及2024级本科学生班主任徐金朋、饶金威,学院“严济慈奖学金”获奖学生及140余名本硕博学生参与活动,2022级英才班学生吴静雯主持活动。本年度“严济慈奖学金”获奖同学为陈嘉豪、程玉如、郗方伊、关旭阳、李明远、孙浩焜、王太令、吴静...
11月4日,山东大学第二十届学生健康活力大赛在中心校区体育馆举行。本次比赛集体项目分四个赛道,分别为健身健美操、舞蹈啦啦操(花球)、舞蹈啦啦操(爵士)、健身街舞。物理学院参赛选手以优异表现斩获舞蹈啦啦操(花球)赛道一等奖。物理学院“物焕光华”团队由16名队员组成,从舞蹈编排到每一次排练,所有队员都展现出了高度的团队精神和比赛热情。赛场上,他们以强劲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精心编排的动作和整齐划一的队形...
物理学院在山东大学2024年“导学思政”研究生师生合唱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0月26日,山东大学2024年“导学思政”研究生师生合唱比赛在中心校区圆满落幕。本次比赛以“强国担任使命·民族复兴诵新篇”为主题,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山东大学研究生师生的精神风貌和学术成果。经过激烈角逐,物理学院代表队以《黑猫警长》为参赛曲目赢得了全场喝彩,最终以97.85分的优异成绩荣获一等奖。 文化育人绘新卷,众志成城展风采。本次...
为进一步聚焦“构筑‘学在山大、快乐成长’特色育人体系”目标要求,引导物院青年学生激发学术创新志趣,增强交叉创新研究素养,提升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学院于10月24日举办首届“SDU TALK”学生创新大讲堂院赛选拔赛,李海涛、李洋洋、陈龙、屈媛媛、刘扬、刘亮、王茜、李新茹等8位教师担任赛事评审,来自学院本科各年级的8支队伍参与此次选拔。院赛选拔以汇报与展示的方式进行,各团队分别由一名同学代表自己的队伍来进...
为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明确未来学习目标,10月26日晚,物理学院于知新楼C座量子报告厅举办了2024级新老生交流会。此次活动邀请到众多优秀的高年级学生代表,与新生们分享他们在学习、生活以及个人成长方面的宝贵经验。交流会在热烈而友好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刘浩、邬海翔、王世霖、欧阳雪和李明远作为老生代表轮流上台发言,他们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用生动的语言向新生们传授了自己在学术研究、时间管理、实习经历、跨...